1. 凌晨3点,小红书博主@林小画再次刷到自己的原创插画——同样的构图、同样的配色,只是发布者变成了一个拥有10万粉丝的文创店铺账号,商品链接中已售出2000+件同款手机壳。她尝试举报,却收到平台回复:"当前证据无法证明原创权属,建议补充权属证明及侵权证据。"
这类设计图侵权问题核心在于两个环节:通过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ipr.tsa.cn)快速完成设计图权属认证,再使用权利卫士App对侵权行为进行全流程防篡改存证。以下为个人博主设计图取证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2. 设计图侵权现状呈现跨平台、碎片化特征。插画师、设计师等个人创作者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作品后,常面临三种侵权形式:直接盗用(如微博用户直接保存转发)、二次创作(如抖音剪辑视频中使用未授权设计元素)、商业盗用(如电商店铺印制侵权图案)。这些行为分布在线上平台与线下场景,传统截屏方式难以应对内容动态删除、证据易篡改等挑战。
3. 设计图权属认证是维权第一步。通过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ipr.tsa.cn),个人博主可1分钟完成设计图权属认证。操作流程分为五个步骤:登录平台注册账号后,选择"申请时间戳"功能,根据设计图类型选择"美术作品"或"图形作品"认证类别。选择脱敏认证(适用于未公开设计稿)或存证认证(适用于已发布作品)。上传设计图文件(支持PSD、JPG、PNG等格式),填写申请人实名信息及版权声明。下载《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该证书包含文件生成时间、哈希值,与原始文件共同构成司法认可的权属证明。
4. 线上侵权取证需使用权利卫士App录屏功能。以小红书平台为例,取证前需完成环境准备:打开权利卫士App选择录屏取证功能,关闭WiFi使用移动数据网络,系统自动检测存储空间与运行环境。应用验真环节在验真界面选择小红书平台,录制应用商店中的版本号、开发者信息。侵权内容录制需包含三个层次:侵权账号主体信息(账号名称、粉丝量、实名认证信息),侵权设计图完整展示(发布时间、水印细节、二次修改痕迹),传播影响证据(点赞量、评论区商用请求、商品链接页面)。录制完成后立即生成《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并上传至电子证据平台。
5. 线下商用侵权需要结合多种取证方式。当发现设计图被用于实体商品时,可使用权利卫士App的录像取证功能记录店铺环境、商品陈列及侵权图案特写,同步使用拍照取证功能多角度拍摄设计图细节。对于涉及商业洽谈的场景,可启用录音取证功能记录对话内容,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6. 证据管理需遵循司法规范要求。权利卫士App生成的证据文件包含原始取证文件(MP4/JPEG格式)和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TSA格式),应通过平台上传功能同步至电子证据平台(ev.tsa.cn)防止本地丢失。司法提交时需提供证据包光盘或U盘,外包装标注设计图名称、侵权平台及取证时间等关键信息。
7. 取证过程中需注意三个关键点。合法性方面,确保取证过程不侵犯他人隐私,非公开设计稿需先完成权属认证。证据链完整性需包含设计图权属证明、侵权行为记录和侵权主体信息。时效性要求侵权行为发生后尽快取证,防止证据被删除或篡改。
8. 对于个人博主而言,设计图保护是持续性的过程。建议在作品创作完成后立即通过可信时间戳平台进行权属认证,定期使用权利卫士App监测各平台侵权情况。发现侵权时按照"权属认证-环境准备-内容录制-证据固化"的流程操作,确保证据的司法效力。
本操作指引基于现有技术工具和司法实践总结,实际取证需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建议个人博主在复杂侵权案件中咨询专业律师,通过权利卫士App和可信时间戳平台的有效运用,将设计图维权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保护。
附录:工具获取方式
权利卫士App:各大应用商店搜索"权利卫士"下载
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通过浏览器访问ipr.tsa.cn
电子证据平台:ev.tsa.cn(用于证据云端存储与管理)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
付费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