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致敬20载信任,讲述可信时间戳与我的故事
2025年,联合信任迎来二十周年。二十载风雨兼程,可信时间戳服务已成为超2万政企用户守护权益的坚实后盾。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们发起 "我与可信时间戳" 故事征集,邀请每一位用户分享与可信时间戳的难忘经历。
今天,我们带来某云公司(化名)通过可信时间戳服务取证并成功维权的真实投稿案例,投稿者分享了从发现侵权到胜诉的全过程,以及可信时间戳如何成为日常维权的利器(累计完成65次取证,并在后续的多起诉讼中成功运用这些证据维权)。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激发更多朋友分享您的故事——无论是实践案例、经验分享,还是人生重要时刻的记录。
*声明:本文已获授权发布,内容为投稿者原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我与可信时间戳®的故事之
一场胜诉,解锁企业维权新范式
案例背景:关键词侵权暗流涌动,知名品牌打响反击战
编者注:
当搜索引擎的广告位被竞争对手“偷家”,
使用可信时间戳服务锁定“关键词显性使用”侵权行为
2022年6月,公司市场部的同事在百度平台搜索公司名称和产品时,意外发现排名靠前的竟是竞争对手的广告,而且关键词还以“飘红”形式突出显示。这一发现让她十分气愤,因为此前销售和客服团队曾多次反馈,该竞争对手涉嫌冒充我方进行宣传推广,但由于缺乏确凿证据,事情最终不了了之。
或许是对方的侵权行为长期未被制止,导致其越发肆无忌惮。而这一次,他们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合理竞争的范畴。我们立即向领导汇报,领导态度坚决:“这次必须起诉!”
随后,我们联系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知识产权律师。律师分析后指出,这是典型的“关键词显性使用”侵权行为——竞争对手在百度广告通配符中设置了我方的商标关键词,导致用户搜索时,他们的广告得以“飘红”显示,从而误导消费者。
如何有效取证:律师建议使用可信时间戳
在律师的指导下,我们迅速采取行动:注册了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平台并充值,对侵权行为进行录屏取证。翻查记录发现,最早的取证日期是2022年6月15日。这也是我第一次系统性地学习如何固定电子证据,确保其法律效力。
在搜集了大量证据后,我们以“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为由,向对方所在地的基层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一审法院认定,被告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判决其赔偿我方26万元。对方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但二审法院维持原判,我们最终胜诉。
这场胜利来之不易,它不仅维护了我方的合法权益,更让竞争对手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同时,这也是一次深刻的警示:市场竞争应当遵循法律和道德底线,任何企业都必须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否则终将自食其果。
编者注:
原告使用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平台,在本案取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通过可信时间戳录屏功能有效及时地取证侵权行为,而且可信时间戳录屏证据被法院采信,帮助证明了侵权行为的(推广的链接较多、持续时间较长)持续性和主观恶意。
图:该案的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投稿人提供
经验分享:可信时间戳,从个案胜诉到日常维权取证工具
自从2022年那场胜诉后,可信时间戳成为了我们日常维权的必备工具。它不仅操作便捷、成本合理,更重要的是能第一时间固定证据,避免侵权方删除或篡改内容。
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完成65次取证,并在后续的多起诉讼中成功运用这些证据维权。相比传统的公证处,可信时间戳的效率更高、费用更低,尤其适合需要快速反应的侵权场景。
正因为亲身体验过它的价值,我们主动向同行和朋友推荐了这一工具。不少企业还在依赖传统的公证方式,不仅流程繁琐,费用也较高。而可信时间戳的出现,让企业能够在发现侵权的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有效降低维权门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知识产权保护不容忽视。可信时间戳这样的电子存证工具,不仅为企业维权提供了便利,更为合法经营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结语:你的故事,也是可信时间戳的故事
某云公司的维权之路,是万千企业运用可信时间戳守护权益的缩影。值此联合信任20周年之际,我们期待更多用户分享与可信时间戳的故事 —— 无论是商标维权、合同存证,还是创意保护、电子签名,每一个案例都是可信时间戳服务价值的生动注脚。
【征文参与方式】
联合信任20周年“我与可信时间戳”故事征集持续进行中
- 围绕 "我与可信时间戳" 主题,分享您的实践案例、经验心得或纪念故事;
- 投稿添加工作人员企微或邮箱:peiyingying@tsa.cn,截止日期2025年12月31日。
- 参与就有奖励,更设立可信时间戳典藏奖与专属奖项福利
欢迎分享您与可信时间戳的故事,让我们共同书写可信时间戳与信任的故事(点击此处可参加20周年征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