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执法取证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取证时间长:
跨境电子数据取证需要通过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或警务合作方式,这一过程的周期较长,效率低下。据相关数据和经验,这种取证过程通常需要10个月之久,即使是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也需耗费相当长的时间。
取证不规范:
境外警方在收集、保管和移交电子数据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规范的操作,缺乏相关证明材料。这种情况对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好性构成了挑战,增加了取证的难度。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有相关的法律规范(如《电诈意见(二)》第14条)进行了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境外取证不规范的情况仍然较为普遍,这对证据的完整性和证明力造成了影响。
涉及不同法律体系:
跨境电商交易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这可能导致法律冲突和合规难题。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程序和取证要求,这给跨境电商执法取证带来了复杂性。
电子数据的特殊性:
电子数据具有易变性、脆弱性等特点,容易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篡改或丢失。这对及时取得境外电子数据构成了挑战,因为取证的不及时可能会影响电子数据的同一性、关联性、真实性、合法性和证明力。
数据跨境流动和信息安全:
随着数据跨境流动的增加,信息安全问题愈发凸显。如何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跨境电子数据取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和消费者权益保障:
在跨境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和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出。这要求执法机构在取证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电子数据的收集,还要关注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针对以上困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刑警组织、各国警方等机构的合作,建立高效的跨境电子数据取证机制。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跨境电商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跨境电子数据取证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电子数据取证的技术水平,确保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和完好性。
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跨境电子数据取证的认识和能力。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建立跨境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各国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提高跨境电子数据取证的效率。在数字化时代,电商取证已成为维护权益的重要手段。为确保取证过程的权威性与无可争议性,联合信任可信时间戳技术为电商取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更多教程,请观看下方产品操作指引或者联系时间戳官方客服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