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消费者权益保护旨在确保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享有合法权益,避免不公平交易、欺诈行为和低质量商品的出现。然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涉及复杂的法律法规、市场监测和投诉处理等环节,存在一定难度。行政执法人员可以使用可信时间戳权利卫士更有效地打击虚假宣传、欺诈等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加快案件处理速度。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可信时间戳权利卫士App的录像取证功能进行取证:
访问联合信任官网(https://www.tsa.cn/)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权利卫士”关键词,下载权利卫士,注册、登录并完成实名认证;取证前需检查手机存储空间和电量是否充足。
打开权利卫士,建议手动刷新地理位置信息,之后选择【录像取证】,您可以在界面上部选择录像画质以及是否开启闪光灯,点击界面底部录制按钮,对现场发生的事实进行取证。
可以就以下内容进行重点录制:
1.虚假宣传与广告欺诈: 商家通过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能、虚构用户评价等方式误导消费者,导致消费者购买了与宣传不符的产品或服务。
2.偷换商品: 商家在不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将商品偷偷替换成质量差或不符合预期的商品,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3.强制搭售: 商家在消费者购买某个商品或服务时,强制要求消费者购买其他商品或服务,不给予选择权,从而迫使消费者多花钱。
4.不正当附加费用: 商家在购物或服务过程中,未经事先告知消费者就收取额外费用,如隐藏的服务费、管理费等。
5.虚假承诺: 商家承诺退款、保修、售后服务等,但实际上无法履行,让消费者陷入被动局面。
6.无理由拒绝退换货: 商家拒绝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条件办理退换货,剥夺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7.过度销售: 商家通过高压销售手段,强迫消费者购买他们并不真正需要的商品或服务。
8.商品质量问题: 商家销售质量不合格、假冒伪劣商品,或者故意隐瞒商品质量问题,损害消费者权益。
9.未经允许的个人信息收集与滥用: 商家未经消费者同意,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并可能将其滥用于广告推送、销售等行为。
10.不正当限制消费者权益: 商家通过各种方式限制消费者的退换货、维权渠道,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取证完成后,再次点击界面底部录制按钮,您有5秒钟的时间选择是否放弃,倒计时结束后证据将自动固化。
在证据列表可以查看本次所取证的证据,包括查看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录制视频,录制视频会保存在手机设备端本地,为防止证据毁损丢失,建议您选择将证据上传至云端,日后可以通过电脑端的电子证据平台(https://ev.tsa.cn/)进行下载。
更多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取证教程,请观看下方产品操作指引或者联系时间戳官方客服进行咨询!
评论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