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信任二十周年庆典暨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高峰论坛在京圆满举行
文末可收看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登科主题演讲完整版视频
2025年9月23日,北京联合信任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二十周年庆典暨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通过现场和线上直播同步举办,300多位嘉宾亲临现场,2万余人通过线上参加。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登科围绕“可信时间戳与电子证据理论与实务”发表主题演讲,从学术视角深入阐释了可信时间戳服务在保障电子数据真实性方面的重要价值,特别是在便捷性、开放性和保密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登科发表主题演讲
01电子数据成为“证据之王”
真实性保障成核心挑战
谢登科在演讲开篇指出,证据是实现正义的基石,而在信息网络时代,电子数据已成为当之无愧的“证据之王”。然而,电子数据具有易篡改、易复制、易删除的特点,也带来真实性认定的难题。如何保障其真实性成为当前信息社会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可信时间戳服务通过生成唯一对应的时间戳文件,为电子数据提供存在时间、内容完整性的证明,从而有效应对电子数据易篡改的问题。可信时间戳保障电子数据的真实性,为发现数据是否被篡改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谢登科表示,与传统公证相比,可信时间戳服务在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大幅降低了电子数据取证的经济负担。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登科发表主题演讲
02可信时间戳服务的三大核心优势
便捷性、开放性、保密性
谢登科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可信时间戳服务的显著优势:
在便捷性方面,可信时间戳服务平台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与传统公证机构仅限于工作时间的服务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他特别提到曾有当事人在凌晨一点收集到在线电子数据,通过可信时间戳服务可随时进行取证,充分体现了其便捷性优势。用户可在任何时间提交可信时间戳认证申请,特别适合跨境、跨时区的电子数据取证场景。
在开放性方面,谢登科指出,传统公证业务具有地域性、法定性和封闭性特点,而可信时间戳服务中心支持面向全球开放,全国各地用户均可使用,为跨境电子数据取证提供了便利渠道。这一特性使其在涉外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场景中具有独特价值,有效解决了境外取证中的管辖与合法性难题。
在保密性方面,可信时间戳服务仅需存储电子数据的哈希值而非数据内容本身,通过哈希值校验即可实现完整性证明,有效保护用户隐私和商业秘密。相比之下,传统公证需要公证人接触相关信息内容,保密性相对较弱。
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官网 网址:https://www.tsa.cn
03可信时间戳司法认可与实践应用
从互联网法院到跨境取证
谢登科特别强调了最高人民法院对可信时间戳服务的司法认可。他引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第2款指出——
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
“实践中,可信时间戳服务是应用最广泛的电子数据技术性鉴真方法之一。”谢登科强调,目前涉及可信时间戳认证的电子数据已达十多万份(编者注:截至2025年9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已公开的采用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的司法裁判文书超过116,000篇),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在跨境取证应用方面,谢登科肯定了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的创新价值。他提到,通过合法渠道访问境外网站获取电子数据,既避免了“翻墙”取证的法律风险,又确保了证据的合法性与真实性,为处理日益增多的跨境纠纷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图源: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时间戳”关键词页面截图
04可信时间戳:数字时代正义实现的技术基石
谢登科总结指出,在电子数据成为“证据之王”的时代,可信时间戳服务通过保障电子数据真实性,在跨境取证过程中强化合法性,让当事人收集境外证据能够更好地为法院、司法机关所采信,从而更便捷地实现公平正义。“可信时间戳服务是保障电子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措施,是确保数字时代正义得以有效实现的可信基石。”谢登科强调,可信时间戳服务已嵌入每一次数字交易、数字纠纷和数字案件之中,让正义在信息网络时代扎根伸展并最终实现。
作为中国电子数据法律效力保障服务的先行者与倡导者,联合信任自成立二十年来,始终致力于为司法、政务、金融、知识产权等各领域提供可靠的电子证据法律效力保障服务。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信时间戳服务不仅是电子证据真实性与完整性的重要保障,更是构建社会信任机制的关键一环。
站在二十周年的新起点,联合信任将继续以可信时间戳服务为核心,持续深耕电子数据安全与法律效力保障领域。未来,联合信任将携手更多行业伙伴,持续赋能司法实践与数字经济建设,共同守护创新成果,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信任体系,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筑牢社会诚信根基贡献坚实力量。
联合信任二十周年庆典暨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高峰论坛将持续推出行业嘉宾专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