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砥砺前行,铸就信任基石。2025年9月23日,联合信任二十周年庆典暨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高峰论坛在京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联合信任 · 智启新章”为主题,通过现场和线上直播同步举办,300多位嘉宾亲临现场,2万余人通过线上参加。
联合信任二十周年庆典暨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高峰论坛现场
庆典上,联合信任创始人张昌利和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代表宋勇首先致欢迎辞,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原局长于慈珂、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张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杨东、中华商标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东平、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宝国、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正志、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主任程守太发表了嘉宾致辞。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原庭长,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宋健、视觉中国总裁柴继军、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总干事周亚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中国政法大学电子证据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科技法学会副会长徐家力、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谢登科以及深圳市商标协会副会长伍立贤、北大法宝创始人,总经理赵晓海、鄂尔多斯集团知识产权负责人路东生、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彦、咪咕公司法律合规部版权管理单元总监熊尚威分别做主题演讲。大会同期举办了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用户委员会成立仪式、《可信时间戳20件司法典型案例(2025)》发布仪式、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学院启动仪式、可信数据空间存证平台暨《可信时间戳数据空间应用白皮书》发布以及“砥砺前行共建联合信任,群英荟萃共谋行业发展”圆桌对话。
1、活动开幕
感恩二十年同行,智启新章
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董事长张昌利在欢迎辞中回顾了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以“可信时间戳”为核心,致力于构建数字信任体系的二十年发展历程。他强调,联合信任始终坚持用技术守护真实,用时间锚定信任,在致辞中,张昌利董事长感谢所有选择并信赖联合信任的用户们,感谢支持和帮助过联合信任的朋友们及团队同事们。致辞最后,他提出了面对AI时代挑战,未来将深化可信时间戳服务,为诚信社会与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董事长张昌利致欢迎辞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代表宋勇,作为联合信任股东代表,向前来参加联合信任20周年庆典的每一位嘉宾致以最热烈的欢迎。他在致辞中回顾了在2005年,国家授时中心与联合信任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和可信时间认证联合实验室,打造我国权威的第三方时间戳服务体系。并肯定了联合信任作为国家授时中心投资的标杆企业,二十年来在电子数据法律效力保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可信时间戳在知识产权、司法、金融、行政执法、电子档案等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表示未来,国家授时中心将与联合信任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将国家授时中心的科研能力赋能联合信任,成为联合信任最坚实的后盾。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代表宋勇致欢迎辞
2、嘉宾致辞
多方智慧汇聚,共话信任未来
多位嘉宾发表致辞,对联合信任二十年来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原局长于慈珂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原局长于慈珂充分肯定了联合信任成立二十年来在中国电子数据法律效力保障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他强调,可信时间戳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子数据存在性、完整性和时间性三大法律难题。他特别提到,联合信任在2018年荣获中国版权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版权金奖”、在2021年被国家版权局授牌“版权保护新技术研究推广站点”,成为全国首批、行业领先的版权科技示范单位。联合信任深耕电子数据安全领域,构建了覆盖确权、取证、监测、维权的全链条版权保护生态服务体系。最后,他祝愿联合信任未来继续以科技为锚、法律为舵,在数字文明进程中守护创新与原创。
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张斌
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张斌表示,可信时间戳以可靠、高效、便捷的特性,已成为律师电子证据取证工作中的不可或缺工具。可信时间戳极大地解决了电子证据固定的难题,为维护司法公正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深圳市律师协会代表陈江雄律师宣读贺信,贺信中特别提到,"600多亿份时间戳不仅是专业实力的印证,更承载着社会各界对数字信任的期待",并赠送纪念牌匾以表合作诚意。
深圳市律师协会代表陈江雄律师,向联合信任赠送贺信和纪念牌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杨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杨东祝贺联合信任成立20周年,并充分肯定了可信时间戳证据的证明作用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并希望可信时间戳服务在未来得到更好的推广与应用。
中华商标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东平
中华商标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东平强调在互联网秩序维护中,可信时间戳服务对于证明网络行为可记录、可溯源、可被司法行政执法机关认定的重要性,期待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助手。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宝国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宝国提出,可信时间戳未来应从“工具型”向“资源型”转变,挖掘海量时间戳数据背后的关联价值,为智能时代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正志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正志肯定可信时间戳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证据基石,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期待可信时间戳与法律深度融合,赋能数字法治中国建设。致辞最后他为联合信任送上20周年的祝福,并赠送对联一副——
“廿载守正 时间铸印鉴真伪”
“万象更新 技术为凭证古今”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主任程守太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主任程守太期待未来律师行业和联合信任进一步深化协作,以专业服务加科技赋能的双轮驱动,为知识产权保护,注入更强的法治动能。
3、主题演讲
可信时间戳司法实践与前沿洞察
联合信任二十周年庆典暨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高峰论坛共设两场主题演讲环节,涵盖电子证据在司法、版权、企业管理等多元场景的应用: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原庭长
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宋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原庭长,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宋健以“双向奔赴:联合信任与知识产权”为题,系统回顾了可信时间戳在司法实践中从初步尝试、审慎认定到广泛认可的三大阶段。她分享了几组重要的司法数据,截至目前,中国裁判文书网采纳可信时间戳服务的案例已超过11万件,覆盖全国31个省份。2024年最高法院裁判文书采纳量达369件,另外95%使用可信时间戳取证的案件集中在基层和中级法院。宋健女士强调要让可信时间戳与知识产权事业共发展,成为知识产权保护“权利卫士”。
视觉中国总裁柴继军
视觉中国总裁柴继军分享中提到联合信任为视觉中国AI图片提供了AIGC PAS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可信时间戳验证平台查看AI图片的溯源和认证信息。可信时间戳已为视觉中国旗下的光厂5.9万名创作者提供660万件作品版权存证。
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总干事周亚平
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总干事周亚平结合大量线下维权实践,对比时间戳相较于传统公证在成本与效率上的价值成效。可信时间戳服务已经在音像著作权维权中大规模使用。周亚平代表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为联合信任送来贺信与题字匾额。
周亚平代表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为联合信任送来贺信与题字匾额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从法律哲学角度探讨时间的法律意义与“时间印刻”的价值,认为可信时间戳不仅固定证据,更在雕刻生活与定义正义。
中国政法大学电子证据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科技法学会副会长徐家力
中国政法大学电子证据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科技法学会副会长徐家力分析知识产权案件中电子证据的特点与挑战,强调证据“三性”(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在庭审中的核心地位。展望未来,指出电子取证将从存证向验证范式叠加,并前瞻性地提出“代码即法律”时代可能带来的维权逻辑变革。
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谢登科
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谢登科从理论角度分析可信时间戳在便捷性、开放性、保密性等方面的优势,并建议加强跨境取证和司法协同创新研究。从学术角度阐释可信时间戳作为保障电子数据真实性的重要措施,在便捷性、开放性、保密性等方面的优势,并肯定了其在跨境取证等创新应用中的价值。
深圳市商标协会副会长伍立贤
深圳市商标协会副会长伍立贤分享了深圳市商标协会使用可信时间戳的情况,自2014年起广泛使用可信时间戳服务,累计完成近1.5万次取证,有效助力会员企业商标维权与市场秩序维护。
北大法宝创始人、总经理赵晓海
北大法宝创始人、总经理赵晓海在祝辞中充分肯定联合信任20年来在电子数据法律效力保障领域的贡献,他表示,北大法宝以法律数据库构建知识底座,联合信任则以电子数据服务筑牢证据根基,双方未来将继续携手以科技赋能法治,共创合作共赢新篇章。
北大法宝智能产品线负责人,高级产品经理郭世聪
北大法宝智能产品线负责人,高级产品经理郭世聪聚焦“数智融合赋能法律工作创新,分享在大模型时代,如何构建法律人可信数据集及智能体应用。展示了将证据梳理方法论与智能体技术结合,实现自动化证据清单生成。
鄂尔多斯集团知识产权负责人路东生
鄂尔多斯集团知识产权负责人路东生从企业实务角度,提出以电子数据存证技术赋能知识产权管理的新模式。系统阐释了可信时间戳在商标使用证据留存、版权固化、专利在先使用证明及商业秘密保护中的多场景应用。他建议企业将知识产权保护前置,通过定期存证构建完整的证据链,以应对维权举证难题。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彦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彦结合多年律师实务,指出可信时间戳显著降低了律师取证成本,有效提升了律师工作效率。他特别认可时间戳在AIGC内容创作过程存证、跨境电子商务侵权固证中的价值,并建议加强公众推广,让更多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了解并使用时间戳服务,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咪咕公司法律合规部版权管理单元总监熊尚威
咪咕公司法律合规部版权管理单元总监熊尚威分享咪咕在体育赛事版权保护中应用可信时间戳的实践经验,从高成本人工取证到构建自动化取证系统的实践历程。
4、发布仪式
多项成果集中亮相
用户委员会成立仪式,董事长张昌利为委员代表颁发聘书
用户委员会成立:联合信任正式成立用户委员会,旨在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与优化,标志着其在电子证据服务领域迈向更紧密的用户共建新阶段。用户委员会任命田龙为主任、赵健杰为秘书长,成员包括律师、企业代表等。联合信任董事长张昌利为秘书长赵健杰、委员代表董树涛、伍立贤颁发聘书。
可信时间戳用户委员会成立,诚邀各界精英加入,共建电子证据新生态
联合信任电子证据研究院研究员岳韶华
《可信时间戳20件司法典型案例(2025)》:基于超11万份司法裁判文书筛选而出,涵盖跨境取证(首例认可境外时间戳证据案)、AIGC认证(AI生成图片权属案)、线下KTV取证等场景。案例集从案件背景、证据应用、裁判要旨等维度解析,为业界及著作权、商标、专利、数据资产等多个领域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可信时间戳20件司法典型案例(2025)》领取下载
联合信任副总经理刘钢介绍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学院
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学院正式启动:联合信任副总经理刘钢介绍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学院,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学院将与行业协会、学术机构、企业、律所等达成战略合作,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司法实践协同创新。未来三年学院将推出100个企业真实案例进入课堂,同时会邀请司法机关参观和指导在企业应用实践的成果。
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学院正式启动
北京大学易继明教授为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学院题字
可信数据空间存证平台发布:联合信任副总经理王勇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存证平台,为可信数据空间各参与方提供数据生产处理、流通、归档的全生命周期的可信时间戳服务。
联合信任副总经理王勇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存证平台
《可信时间戳数据空间应用白皮书》发布并成立“ioChina元策数据空间可信验证中心”:《可信时间戳数据空间应用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梳理并且明确了可信时间戳在数据空间中的应用价值和融合方案以及建议的实施路径和最佳实践。现场启动“ioChina元策数据空间可信验证中心”揭牌仪式。
《可信时间戳数据空间应用白皮书》领取下载
5、圆桌对话
共话电子证据未来
圆桌对话专家合影
本次庆典的圆桌对话以“砥砺前行共建联合信任,群英荟萃共谋行业发展”展开讨论。对话由北京理衡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院长董树涛担任主持人。邀请以下六位嘉宾在圆桌对话环节做了精彩观点分享。
知产宝高级副总裁应向健指出可信时间戳成功关键在于显著降低用户成本、坚守技术中立、高度关注用户体验。北京国标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姚克枫结合互联网仲裁实践,肯定可信时间戳在线上证据交互、庭审举证中的高效便捷。北京周林频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周宏亮从传统传统民族品牌企业视角,分享时间戳在应对产品侵权、网络盗图等问题上提供的支持,呼吁更多民族品牌善用可信时间戳保护知识产权。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经理张国昌指出白酒行业面临制售假线上化、碎片化的挑战,可信时间戳高效固证为泸州老窖打假提供了关键助力。北京律协文化娱传体专委会副主任,北京市中永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韵作为资深版权律师,分享律师要使用可信时间戳的四大理由:第一法院认可,第二操作方便,第三物美价廉。第四就是用了都说好。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江雄分享了可信时间戳在线下门店暗访取证、家事案件录音录屏中的创新应用。
几位嘉宾结合自身实务经验,一致认可可信时间戳在提升取证效率、降低维权成本、增强司法信任度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并对电子证据智能化和标准化发展提出展望。
6、总结展望
以信任连接未来
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董事长张昌利总结致辞
本次庆典的最后,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董事长张昌利发表了总结致辞,他对所有到场的嘉宾、学者和线上线下的朋友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表示二十载光阴刻度,既是联合信任作为"数字时代信任基石"的信任沉淀,更是面向未来的全新起点。未来,联合信任将继续以可信时间戳服务为核心,秉持“联合可信任的人,做可信任的事”的初心,深化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推动电子证据服务在AI治理、数据合规、跨境取证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诚信社会与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全场嘉宾大合影
本次活动不仅是对联合信任二十年发展的系统回顾,也为电子证据与数字治理领域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可信时间戳,正以坚实的专业服务底座与广泛的应用实践,持续赋能信任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