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下午,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主办、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分会承办的《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商业秘密保护与风险防范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专题培训在北京牡丹宾馆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特邀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刘丽娜担任主讲嘉宾,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张昌利担任活动主持人并作总结发言。来自全国50余家软件企业的法务负责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和律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商业秘密保护的前沿策略与风险防范实务。
▲培训签到处实况
开场致辞:强化商业秘密保护,筑牢企业创新根基
张昌利秘书长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在数字经济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软件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商业秘密已成为企业维系核心竞争力和实现持续创新的关键资产。他表示,本次培训旨在系统解读《指引》内容,帮助企业构建更为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与风险防控体系,为中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能力支撑。
▲张昌利秘书长开场致辞
权威解读:《指引》核心内容与典型案例剖析
刘丽娜检察官以《AI时代软件产业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展开培训,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软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培训过程中对《指引》中的“香兰素技术秘密侵权案”“游戏源代码窃取案”及“AI生成内容著作权第一案”等典型案例进行了解读,深入解析了当前企业在商业秘密确权、泄密风险防控和电子证据效力认定等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指出企业应加强内部治理与合规管理,尤其注重电子证据的规范固化与全过程留痕,切实筑牢商业秘密保护防线。
▲刘丽娜检察官正在培训
座谈交流:企业关切与实务探讨
在交流环节,企业代表踊跃提问,内容涉及研发过程中秘密点的识别与界定、离职员工数据携带风险的防范、开源与自研代码知识产权边界管理等现实问题。刘丽娜检察官结合司法实践,逐一作出细致回应,现场互动热烈,研讨氛围浓厚。
▲座谈交流实况
总结发言:整合行业资源,强化证据能力
在总结发言中,张昌利秘书长重点回应了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中面临的“证据固定与认证”难题。他指出,软件作品、代码及过程文档均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极易被篡改或伪造,导致权属证明困难,维权举证受阻。
▲张昌利秘书长作会议总结
为帮助企业应对这一挑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推出了中国软件产品代码备案平台(beian.csia.org.cn),提供涵盖需求文档、UI设计、程序代码等全流程研发材料的备案服务,明确权属关系、生成时间及内容完整性,实现“Who—When—What”一体化权属认证。
▲中国软件产品代码备案平台的主要特点
同时,张秘书长强调,电子证据的有效性亟需技术与法律双重保障。可信时间戳是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推出的针对电子证据进行取证和固证的服务,用于证明电子数据(电子文件)在一个时间点已经存在且内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有效解决电子证据“易篡改、难采信”的痛点。该服务与代码备案平台协同使用,能够系统强化企业在合同签署、履行及争议解决中的证据能力,为软件著作权和商业秘密保护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与法律支撑。
1. 可信时间戳具体应用场景如下表:
▲从"风险预防"到"维权举证"的全流程覆盖
2. 企业级批量解决方案:API接口与定制化服务
针对不同企业的多样业务需求,如"多部门协作""数据安全性”“批量操作提高效率”等,可信时间戳提供API接口与定制化,服务开通流程:
- 登录开放平台: https://www.tsa.cn/openservice.html
- 选择「开放服务」点击「申请接入」
- 填写并提交「申请信息」(企业名称、需求描述等信息)
- 联合信任专业顾问会在收到申请信息后与您联系,进行细节沟通。
此次专题培训不仅系统解读了《指引》的法律要点与实操方法,也为企业应对商业秘密保护中的证据难题提供了行业级解决方案与实施路径。未来,联合信任也将继续携手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积极推广电子证据固证与商业秘密保护的良好实践,为软件企业核心知识产权保驾护航,助力行业构建规范、安全、可信的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