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发布《商业秘密保护与风险防范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从保密范围界定、保密措施落实、证据留存与维权能力提高、知产保护意识提升四个维度,系统提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操作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引第三部分尤其强调:注重留存证明研发过程、采取保密措施、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情况等方面的客观材料,尝试通过第三方、行业协会等多种渠道合法搜集证据。这一文件的出台,不仅回应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对商业秘密保护的迫切需求,也为创新主体提供了清晰的法律实践指南。
在此背景下,可信时间戳作为电子数据法律效力保障的重点服务之一,已被《软件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南 V1.0》等明确纳入商业秘密保护体系。本文结合北京市检察院的指引要点,深度解读可信时间戳在商业秘密"全生命周期保护"中的合规应用与实操价值,为企业法务及律师群体提供从风险防范到维权举证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图:该指引文件原文截图)
政策背景:商业秘密保护已成企业刚需
本指引直指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核心痛点:
- 权属证明难:需明确保密范围及商业价值;
- 泄密风险高:员工违规、黑客攻击、传输泄露是三大威胁;
- 维权效率低:传统纸质存证、不规范操作导致证据链薄弱
二、《指引》核心要点解读及可信时间戳应用
01明确保密范围与权属:可信时间戳奠定初步权属认证
指引原文:准确把握商业秘密的非公知性、保密性、价值性特征,明确权利归属。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有限范围内公开的信息、部分内容已经公开的信息、企业研发或经营过程中的消极信息等,相关研发者、经营者也要合理判断是否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
司法实践数据统计,2013至2017年间,在原告以商业秘密侵权起诉的民事案件中,超60%的案件被法院认定不构成商业秘密。[1]
可信时间戳解决方案:
通过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ipr.tsa.cn),企业可对技术方案、客户名单、实验数据等商业秘密载体进行即时可信时间戳认证,生成不可篡改的电子凭证,解决“完整性”与“在先性”难题:
操作流程:
1. 登录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ipr.tsa.cn),选择对应的认证类型(支持存证/脱敏认证)
- 存证认证:文件加密存储至云端,双重保障内容完整性与可追溯性。
- 脱敏认证:文件无需上传平台,仅生成唯一哈希值,确保敏感信息零泄露。
2. 添加文件(支持任意格式),系统生成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支持验证,避免事后篡改争议。
3. 证书包含文件哈希值、生成时间,与原始文件共同构成不可篡改的初步权属证据。
(图: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操作界面)
02持续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保密措施全场景留痕防患未然
指引原文:建议对商业秘密采取“限制接触”“合理披露”等管理模式。建议在日常管理中经常性提示员工保密事项,在商业秘密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尽可能通过书面或特殊标注的形式提示员工注意。建议加强涉密载体、涉密区域管理,合理利用电子技术等科技手段限制接触主体和接触范围,及时发现商业秘密被窃取、电子侵入获取等情况,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针对指引强调的"持续性保密措施",可信时间戳提供商业秘密保护方案
1. 日志认证:系统自动记录文件访问、修改行为,并通过可信时间戳固化操作时间点,形成闭环证据链。(包含操作日志、交易日志、系统日志认证等)
2. 电子签名:支持在线签署/API接口对接/本地化部署,提高签署效率,优化签署流程
- 电子签名应用范围:电子合同/票据/律师函/通知公告等;
- 电子签名支持功能:实名认证、多方/批量签署、合同/模板/签名管理、手写签名、在线验签等
针对高风险场景
1. 外部协作:邮件往来通过可信时间戳邮件认证(mail.tsa.cn),证明发送内容完整性、送达时间与发送行为,防止抵赖。
以案说法:员工从原公司离职前,明知公司保密管理,仍利用该公司数据管理系统漏洞,从公司服务器数据库下载超过3.3万余个文件。从预防犯罪、防堵风险的角度,建议企业升级防范措施,对商业秘密进行更严密的保护。
03提升维权效率与取证搜集:多维度取证破解侵权困局
指引原文:注重留存证明研发过程、采取保密措施、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情况等方面的客观材料,尝试通过第三方、行业协会等多种渠道合法搜集证据。根据实际选择行政举报、民事起诉、刑事报案等一种或多种维权方式。
可信时间戳解决方案:
权利卫士App+电子证据平台(ev.tsa.cn)覆盖多场景取证:
- 线上侵权:对侵权网页、云盘分享链接、聊天记录、电商链接进行录屏取证/网页取证(支持批量取证);
- 线下窃密:现场使用录像取证,录制设备非法拆卸、涉密区域闯入过程;
- 损失证明:通过可信时间戳固定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证据,如市场份额下滑数据、客户流失统计等。
- 境外固证:支持跨境网络环境取证,破解海外跨境泄密难点。
典型案例:许某、徐某侵犯商业秘密案中,权利人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重保存研发立项、记录资料、成本明细、合同等证据材料,为后续维权奠定基础。
04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确不得跨越的底线
指引原文:注意严格遵守保密义务和约定。任何人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对于疑似竞争对手公司的员工、前员工提供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应对其来源进行审查,不使用侵犯商业秘密方式得来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企业体系化落地可信时间戳保护方案:构建“预防-监控-维权”闭环
1. 事前预防:在商业秘密产生初期,即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进行存证或脱敏认证,获取《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满足《指引》中“持续性保密措施”要求。
2. 事中监控:
- (对内)在研发、合作、离职等高风险环节,通过日志认证、邮件认证、操作留痕等方式持续监控;
- (对外)使用监测服务平台通过日常监测、定点监测等对同业竞争对手、网络舆情等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并应对
3. 事后维权:一旦发现侵权,使用权利卫士App或电子证据平台快速取证,并结合法律手段主动维权。
例如,何某某等人侵犯商业秘密案中,被告人原系权利公司项目研发及管理人员,对其所掌握的公司技术信息进行改进,对外销售同款管理信息系统,仍然属于使用权利公司的商业秘密。
可信时间戳:商业秘密保护的合规工具与证据基石
可信时间戳是由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推出的针对电子证据进行取证和固证的服务,能证明数据电文(电子文件)在一个时间点是已经存在的、完整的、未被篡改的且可验证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凭证。
1. 可信时间戳具体应用场景如下表:
核心价值:从"风险预防"到"维权举证"的全流程覆盖
2. 企业级批量解决方案:API接口与定制化服务
针对不同企业的多样业务需求,如"多部门协作""数据安全性”“批量操作提高效率”等,可信时间戳提供API接口与定制化
服务开通流程:
- 登录「开放平台」网址:https://www.tsa.cn/openservice.html
- 选择「开放服务」点击「申请接入」
- 填写并提交「申请信息」(企业名称、需求描述等信息)
- 联合信任专业顾问会在收到申请信息后与您联系,进行细节沟通。
以可信时间戳构建商业秘密保护"护城河"
北京市检察院指引的发布,标志着商业秘密保护从"事后维权"向"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举证"的全链条管理升级。可信时间戳作为行业规范明确、司法广泛认可的电子服务,能通过高效、低成本的方式解决商业秘密"权属难证明""证据易篡改"等痛点。
对于企业法务及律师而言,将可信时间戳纳入商业秘密保护体系,不仅是响应司法指引的从业选择,更是在数字经济时代构建"证据优势"的战略举措。立即登录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ipr.tsa.cn)或下载权利卫士App,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筑牢"时间防线"。
联合信任可信时间戳服务已服务超15万律师、2万家企业,支持API接入、SaaS平台、私有化部署等多种方式。如需了解更多商业秘密保护解决方案,可访问:
- 知识产权保护平台:https://ipr.tsa.cn
- 电子证据平台:https://ev.tsa.cn
- 权利卫士App: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权利卫士”下载
- 企业API接口申请:https://www.tsa.cn/openservice.html
📞 咨询热线:400-0186-091
📩 合作对接:tsa@tsa.cn
引用来源:
【1】参见《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后商业秘密司法审判调研报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课题组,载于《电子知识产权》2019年第11期,第67页]
可信时间戳“商业秘密保护”相关阅读
- 商业秘密保护没你想的那么复杂!跟着这么做就行
- 可信时间戳在商业秘密中的应用
- 商业秘密案例 | 作品的秘密性认定及构成商业秘密的审判路径(附裁判文书原文)
- 联合信任发布《可信时间戳司法应用白皮书(2024年度)》(文内下载)
- 《软件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南》正式发布,可信时间戳助力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健康发展
- 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90%的企业都没意识到!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商业秘密保护与风险防范指引
扫码查看《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商业秘密保护与风险防范指引》
内容来源:京检在线公众号(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官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