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行政执法中的固定证据是确保案件公正处理、保护专利权人权益的重要环节。固定证据主要是指通过一定手段将相关证据材料固定下来,防止其被篡改或灭失,从而提高证据的可信度和法律效力。以下是关于专利行政执法固定证据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固定证据的方法
现场勘验:
执法人员对涉嫌专利侵权的场所进行勘验检查,采取法定方式固定、采集证据。
对被请求人的生产场地、储存仓库、陈列展示柜台等有关场所进行勘验检查。
对相关的产品、模具、模板、专用工具以及包装物等物品进行测绘、拍照、摄像。
对现场勘验检查过程进行录音、摄像,确保证据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证据保全:
对于无法进行抽样取证的证据,应当拍照、摄像或者进行证据登记保存。
封存样品、产品图片等相关证据,防止证据被篡改或灭失。
书面证据收集:
收集专利证书、专利公报、登记簿副本或年费缴纳证明等书面证据。
涉及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可提交评价报告作为证据。
收集销售发票、买卖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单据等证明交易合法成立的书面证据。
技术鉴定:
对于涉及技术复杂性的证据,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技术鉴定,以获取权威的鉴定意见作为证据。
二、注意事项
证据合法性:
确保收集的证据来源合法,避免以非法或不正当手段获取证据。
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保护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
证据完整性:
确保收集的证据完整、全面,能够充分证明案件事实。
对证据进行妥善保管,防止证据丢失或损坏。
证据关联性:
收集的证据应与案件事实具有关联性,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案件事实。
避免收集与案件无关的证据,浪费执法资源。
证据时效性:
注意证据的时效性,及时收集、固定证据,防止因时间过长导致证据灭失或无法取得。
三、法律依据
《专利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为专利行政执法固定证据提供了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也规定了证据收集、固定和提供的程序和要求。
综上所述,专利行政执法固定证据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执法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现场勘验、证据保全、书面证据收集和技术鉴定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可以确保固定下来的证据具有合法性、完整性和关联性,为案件的公正处理提供有力支持。
行政执法中,联合信任可信时间戳技术助力取证,并生成对应的时间戳证书,确保真实完整,增强法律效力,为案件处理提供坚实证据。
更多教程,请观看下方产品操作指引或者联系时间戳官方客服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