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1点,北京的自由撰稿人李女士盯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她刚在某阅读平台发现自己的小说被全文抄袭,对方甚至声称"原创时间更早"。尽管她保留了创作手稿和发布记录,但平台要求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作品在先性"证明,否则无法处理侵权投诉。
实际上,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使用"可信时间戳®认证服务"——不是简单的截图或保存文件,而是通过专业工具对电子数据进行固化,生成包含时间、内容完整性验证的认证证书。本文将详细解析书籍作者如何通过3个步骤完成作品在先性证明。
工具选择:电子文档类作品使用权利卫士APP的录屏取证功能;在线发布内容使用电子证据平台的网页取证功能;实体书籍使用权利卫士APP的拍照取证功能。
操作核心:先确定作品电子形式,再选择对应取证方式,最后保存认证证书。
关键要点:取证前确保内容完整清晰,取证后立即下载并备份证书。
证据价值:认证证书可证明作品归属、创作时间及内容完整性。
实操指南:3步完成书籍作品在先性证明
以电子文档类书籍为例,使用权利卫士APP完成录屏取证,全程约需15分钟。
3.1 准备阶段:确认电子数据完整性
在进行取证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整理作品电子版本:确保Word或PDF文档包含完整内容、作者信息及创作时间标注;
2.检查设备功能:确认手机或电脑录屏功能正常,存储空间充足;
3.选择取证时间:建议在网络稳定、环境安静的时间段进行操作;
4.了解平台要求:提前查阅目标维权平台对证据形式的具体要求;
5.准备身份证明:确保能提供作者身份的相关证明材料。
3.2 取证阶段:按作品类型选择操作方式
取证的核心原则是:完整记录作品内容及其相关元数据,按以下分类操作:
第一类:电子文档取证(Word/PDF文件)
使用权利卫士APP录屏取证功能:
打开权利卫士APP,选择录屏取证功能;
开始录制后,依次展示文档属性(创建时间、修改时间)、文档内容(逐页展示重要章节)、作者信息页;
录制过程中注意保持画面稳定,重要内容停留足够时间;
录制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认证证书。
第二类:在线内容取证(网络发布作品)
使用电子证据平台网页取证功能:
访问电子证据平台网站或使用API接口;
输入作品发布页面的URL地址;
系统自动对网页内容进行截图和固化处理;
生成包含访问时间、内容哈希值的认证证书。
第三类:实体书籍取证(已出版作品)
使用权利卫士APP拍照取证功能:
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进行拍摄;
先拍摄书籍封面(含ISBN号、出版信息);
再拍摄版权页(出版社、出版时间、作者信息);
重点拍摄能体现创作时间的内容(如序言中的创作时间说明);
系统自动为每张照片生成独立的认证证书。
3.3 证书管理:确保证据安全有效
取证完成后,需要妥善保管认证证书:
立即下载证书文件至本地设备;
备份至云端存储或外部存储设备;
记录证书编号和生成时间,建立证据管理档案;
在需要使用时,直接提交证书文件或通过平台验证链接分享。
证据效力与注意事项
认证证书的法律效力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及相关国家标准,具有防篡改、可验证的特性。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
1.取证的及时性:建议在作品完成或发布后尽快进行认证;
2.内容的完整性:确保取证过程覆盖所有重要内容;
3.证书的保管:建议采用多重备份方式保存证书;
4.验证的便捷性:可通过官方平台在线验证证书真实性。
总结:系统化保护原创作品权益
对于书籍作者而言,通过可信时间戳®认证服务完成作品在先性证明,不仅能有效防范侵权风险,还能在维权时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支持。该服务为作者提供三重保障:明确作品归属关系、固化创作时间节点、确保内容完整可信。
建议作者在作品创作完成或发布后,及时选择适合的取证方式完成认证。这样既能保护自身权益,也能为后续可能发生的维权行为奠定证据基础。毕竟,在数字时代,原创作品的保护需要依靠技术手段与法律保障相结合的方式。
工具获取与使用
权利卫士APP: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权利卫士"下载;
电子证据平台:通过官方平台网站访问使用;
注意事项:具体操作请以各平台最新指南为准,建议在使用前阅读相关说明文档。
本指引仅提供操作参考,具体取证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
付费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