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杭州某设计工作室的李工仍在反复比对两份几乎相同的建筑图纸——自己团队耗时三个月完成的设计方案,竟出现在竞争对手的投标文件中。当他试图联系对方时,发现对方早已将官网的设计案例页面删除,连聊天记录都显示"已撤回"。这种电子证据瞬间消失的困境,正是当下设计师维权面临的最大挑战。
实际上,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可信时间戳+权利卫士"电子证据固化系统**——不是简单的截图保存,而是通过时间戳技术确保证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本文将用具体操作步骤和实战案例,帮助设计师将"维权难题"转化为"可操作的标准化流程"。
工具选择:设计图纸权属认证使用「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ipr.tsa.cn)」;侵权取证使用「权利卫士App」的录屏、拍照、录像功能;
操作核心:先权属认证→再侵权取证→最后证据链整合;
关键动作:取证前关闭WiFi使用流量网络,取证后立即生成时间戳证书;
证据要点:时间戳证书(证明"证据生成时间+内容未篡改")。
设计图纸权属认证:1分钟完成原创性证明
在设计图纸创作完成的第一时间,通过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进行权属认证,建立法律认可的原创证明。
操作流程:
登录ipr.tsa.cn平台,注册实名账号;
选择"申请时间戳"功能,根据文件类型选择"技术文档"或"设计作品";
上传设计图纸源文件(支持CAD、PSD、Sketch、PDF等格式);
系统自动生成哈希值并颁发《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
证书包含文件生成时间、文件哈希值等关键信息,与原始文件共同构成权属证明。
建议设计师在以下关键节点进行权属认证:
设计图纸定稿时;
设计图纸交付客户前;
参加投标或竞赛前;
公开发布设计作品前。
全渠道侵权取证:权利卫士App实战操作
当发现设计图纸被侵权时,根据侵权场景选择相应的取证功能。
线上平台侵权取证
对于云存储平台(百度网盘、阿里云盘等)的侵权证据固定:
打开权利卫士App,选择"录屏取证"功能;
关闭WiFi使用移动数据网络,完成设备清洁性检查;
录制侵权文件的分享链接、下载记录、文件属性信息;
重点录制文件的创建时间、修改时间及下载者信息。
对于设计协作平台(Figma、Sketch团队版等):
使用"网页取证"功能,输入平台网址;
录制设计图被非法复制或下载的全过程;
截图保存侵权者账号信息及操作时间戳。
对于电商平台盗用设计图纸:
使用"拍照取证"功能拍摄侵权商品页面;
同步录制商品链接及卖家承诺信息;
通过对比功能展示原创设计与侵权商品的相似度。
线下场景侵权取证
员工泄密取证:
使用"录像取证"功能记录证据固定过程;
录制员工拷贝设计图纸的操作界面及文件传输路径;
同时记录员工与第三方沟通的相关证据。
展会现场侵权取证:
使用"拍照取证"功能拍摄侵权展品;
通过"录像取证"记录现场实际情况;
确保录制内容包含时间水印和定位信息。
证据管理与应用
取证完成后立即将证据上传至云端保存,避免因设备丢失导致证据损毁。通过权利卫士App的"证据管理"功能,可随时查看、下载和分享证据包。
维权证据链构建要点
完整的维权证据链应包含:
权属证明:可信时间戳认证的设计图纸源文件;
侵权证明:权利卫士App取证的侵权事实;
接触证明:证明侵权方有机会接触原创设计;
损失证明:侵权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证据。
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在司法实践中,通过可信时间戳认证的证据通常具有较高的采信率。设计师在诉讼过程中可向法院提交《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作为证明权属和侵权事实的关键证据。
注意事项
取证过程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涉及商业秘密的设计图纸,建议选择脱敏认证方式;
确保证据链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避免证据断层;
重要证据建议进行多重备份和云端存储。
设计图纸维权需要采取"预防为主、取证为辅"的策略。通过可信时间戳平台提前完成权属认证,结合权利卫士App的多元化取证功能,能够有效应对各类侵权场景。建议设计师建立规范的作品管理流程,从源头上降低侵权风险。
工具入口
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https://ipr.tsa.cn
权利卫士App:各大应用商店搜索"权利卫士"下载
本指引仅作操作参考,实际维权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建议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
付费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