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科技公司的产品研发团队遭遇了商标设计被竞争对手全盘抄袭的事件。团队耗费三个月精心设计的品牌标识,在产品上市前一周,竟出现在竞品的宣传材料中。由于缺乏早期创作存证,维权陷入"谁先设计谁有理"的举证困境,最终导致市场机会流失。
对产品研发人员而言,商标设计抄袭不仅意味着创意被窃取,更可能导致品牌价值受损和市场竞争力下降。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建立"创作即存证,侵权即取证"的双重保护机制——通过可信时间戳固化创作时间,再借助权利卫士实现全场景侵权证据固定。
1. 商标设计权属认证:1分钟完成原创性存证
通过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ipr.tsa.cn),产品研发人员可对商标设计稿进行全流程存证。该系统支持设计图、草稿、修改记录等多种格式文件,能够固化创作时间及内容完整性,生成符合司法效力的《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
具体操作包括三个步骤:登录平台注册账号后,选择"商标设计"或"设计作品"认证类型;根据需求选择存证认证(文件加密存储)或脱敏认证(仅生成哈希值);填写申请人信息及版权声明,系统即自动生成包含设计稿生成时间和哈希值的认证证书。
2. 全渠道侵权取证:线上线下场景全覆盖
当发现商标设计被抄袭时,产品研发人员可使用权利卫士App的录屏取证功能进行证据固定。该功能特别适合电商平台、社交软件等线上场景的侵权取证。
以电商平台取证为例:打开权利卫士App选择录屏取证功能,关闭WiFi使用4G/5G网络防止网络劫持;进入侵权商品页面后,系统性地录制商品标题、商标标识、设计图等侵权元素,同时涵盖卖家承认盗用设计的聊天记录和交易信息;录制完成后立即固化证据,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认证证书。
3. 证据链闭环构建:从创作到维权的完整路径
有效的商标设计保护需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在创作阶段,通过可信时间戳存证设计草稿、修改记录和最终定稿;在发现侵权阶段,使用权利卫士录屏取证功能固定线上平台侵权证据,结合拍照取证功能记录线下侵权事实;在维权阶段,将所有证据材料与时间戳认证证书一并提交,形成无可辩驳的证据体系。
对于产品研发人员而言,定期对设计成果进行存证是防范侵权的基础措施。建议在设计项目启动时即开始存证过程,包括概念草图、设计迭代版本和最终定稿。当发现侵权迹象时,应在6个月内完成证据收集和提交,确保证据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取证过程的合法性,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或违反平台规则。对于复杂的侵权案件,建议咨询专业知识产权律师,结合技术手段与法律策略,全面提升商标设计的保护效果。
通过"创作存证+侵权取证"的双重保护机制,产品研发人员能够将商标设计从易受抄袭的创意成果,转化为具有法律保障的知识产权资产。这种 proactive 的保护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遏制侵权行为,更能为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竞争提供坚实基础。
附录:工具使用指南
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电脑端访问 ipr.tsa.cn
权利卫士App:各大应用商店搜索"权利卫士"下载
本指引仅作操作参考,实际取证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建议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
付费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