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合同签署已成为商业和法律事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联合信任可信时间戳的引入,为合同签署过程提供了精准的时间戳,确保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在发生法律纠纷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支持,有力地促进了纠纷的公正解决。
PP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项目合同签署的流程大致如下:
项目发起:PPP项目可以由政府或社会资本发起。政府发起的项目更为常见,而社会资本发起的项目在某些地区被称为“民间自提”项目。
项目筛选:在项目征集后,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潜在的PPP项目进行评估筛选。根据筛选结果,制定项目年度和中期开发计划,并对列入年度开发计划的项目编制初步实施方案。这些基本信息应录入PPP综合信息平台,并经过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为储备项目。
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项目筛选后,项目实施机构负责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共同对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同时,财政部门还需组织编制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并出具审核意见。审核通过的项目将纳入PPP项目开发目录。
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并报审:项目实施机构需要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并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时,PPP项目合同也需要提交给行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法制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签署确认谈判备忘录:在预中标、成交社会资本确定后10个工作日内,项目实施机构应与预中标、成交社会资本签署确认谈判备忘录。
中标或成交结果公告:公示期满后,如果无异议,项目实施机构应在2个工作日内将中标(或成交)结果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进行公告,并发出中标(或成交)通知书。
签订合同:采购人在中标(或成交)通知书发出后30日内,与中标、成交社会资本签订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的PPP项目合同。如果需要为PPP项目设立专门项目公司,待项目公司成立后,由项目公司与项目实施机构重新签署PPP项目合同,或者签署关于继承PPP项目合同的补充合同。
合同公告:采购人在PPP项目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应将PPP项目合同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但PPP项目合同中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内容除外。
请注意,以上流程可能因地区和具体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进行PPP项目时,应确保遵循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更多教程,请观看下方产品操作指引或者联系时间戳官方客服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