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第二届中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上,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发布《可信时间戳司法应用白皮书(2024年度)》,该白皮书的发布是为了响应社会公众对于可信时间戳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需求。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已有107,700多篇裁判文书使用了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服务。
《可信时间戳司法应用白皮书(2024年度)》在总结司法实践应用与行业反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可信时间戳服务与司法场景的融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给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研究机构和企业法务等。(文末扫描二维码领取《白皮书》电子版)
联合信任电子证据研究院研究员岳韶华
《可信时间戳司法应用白皮书(2024年度)》
2025年是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成立的20周年。可信时间戳的产品和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特别是在司法领域,可信时间戳的应用对于确保电子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解决了取证难、取证贵、司法认定复杂等问题。
今年发布的《可信时间戳司法应用白皮书(2024年度)》将详细介绍可信时间戳的定义、系统原理、主要应用场景,以及立法沿革和裁判现状。同时还将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典型司法案例分析,展示可信时间戳服务在电子证据固化、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合同签署、电子邮件认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在司法裁判中的实际效力。
《可信时间戳司法应用白皮书(2024年)》目录
相较于2023年度白皮书,《可信时间戳司法应用白皮书(2024年度)》新增以下内容:
法律适用部分新增4个文件:1个地方司法文件、1个标准文件及2个行业文件
《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互联网+仲裁”电子劳动合同争议处理规则(试行)》;
《新闻行业 大规模预训练模型 语言模型 安全性要求》;
《深圳市律师协会律师办理互联网平台商标维权业务操作指引》;
《软件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南V1.0》
新增发布2024年度十大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系统展现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服务如何赋能各行业、各场景,将技术信任转化为司法信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证据革命与可信生态构建。
《可信时间戳司法应用白皮书(2024年度)》在2023年成果基础上,聚焦数字技术升级与司法实践新挑战,白皮书进一步拓展了可信时间戳在跨境维权、数字资产确权等场景的应用边界,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生成式内容等新型数字生态下的证据固化难题。
该白皮书的发布不仅彰显了司法实践与技术应用深度融合的实践价值,也为构建数字化时代下多方协同的法治生态提供了重要指引。联合信任期待与各界同仁共同推进法治建设,保护创新成果,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贡献中国电子证据服务范本。
本白皮书不仅是可信时间戳的“使用说明书”,更是律师与企业法务的实战指南。其核心价值在于:
司法依据:通过法规与案例,为律师举证提供强效法律依据,降低证据争议风险。
技术赋能:确保电子数据完整性与原始性,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取证方案。
战略前瞻:助力企业构建数字化合规体系,应对潜在法律风险。
律师与企业法务可据此:优化诉讼策略,强化电子证据链;完善内部风控流程,提升合规效率,在数字法治浪潮中占据主动。
扫描下方二维码领取《白皮书》电子版,欢迎行业内各界同仁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