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由中华商标协会品牌维权工作委员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分会、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联合主办,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承办的“商标保护领域电子证据应用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线上线下共3000余人参会。本次研讨会聚焦商标保护中的证据难题,深入探讨电子证据的应用,可信时间戳证据作为重要议题备受关注。(文末附直播回放入口)
▲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线下参会的嘉宾和领导有:中华商标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东平,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董事长张昌利,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监事长、中国知识产权报社《商标周刊》主编杨林平,中华商标协会法律部主任郭琨,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崔保虎,北京反侵权假冒联盟秘书长贺钊,原江苏省高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宋健,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和电子诉讼研究中心研究员谢登科,北京市律师协会商标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商家泉,四川省律协知识产权/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万商天勤(成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姗,IPR Daily副总裁徐明宾,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北部大区副经理张国昌,以及众多律师、专家和企业代表。
研讨会由中华商标协会品牌维权工作委员会主任严文担任主持人。严文主任介绍了活动背景,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商标保护领域电子证据应用,以应对企业商标品牌面临的假冒侵权等挑战。当前企业维权取证困难且成本高,可信时间戳作为重要的电子取证方式,在商标保护中作用关键,期待通过此次研讨会挖掘其潜力,推动创新突破。
▲中华商标协会品牌维权工作委员会主任 严文
中华商标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东平在致辞中指出,商标保护工作中证据收集至关重要,但电子证据应用面临诸多挑战。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他提到,今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电子数据取证暂行规定》中肯定了可信时间戳在电子数据取证中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期待会议能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取证方式的优劣,并对联合信任在时间戳领域的开拓成果表示认可,并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中华商标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吴东平
在主题演讲环节,5位业界专家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介绍商标保护领域相关问题,分享电子证据在其中的应用经验与研究成果:
《郎酒vs夜郎古酒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案法律问题分析》
宋健 原江苏省高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全国审判业务专家
原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宋健在演讲中对“郎酒与夜郎古酒商标纠纷案”进行分析,强调此类案件侵权比对复杂,裁判者应结合公众常识和商业逻辑判断。同时提及可信时间戳在商标纠纷案件中的作用和效率已获司法实践认可,其公信力不断提升,大量案例认可了其证据效力。
▲ 原江苏省高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全国审判业务专家 宋健
《电子证据中的自认与免证》
商家泉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商家泉律师在演讲中通过各类案例分析电子证据相关问题,侧面反映出可信时间戳在解决证据争议方面的潜在价值,如在证据真实性认定、证据规则应用等方面,可信时间戳可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有效思路。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商家泉
《电子证据的收集与保全策略在商标纠纷中的应用》
吴姗 北京万商天勤(成都)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北京万商天勤(成都)律师事务所吴姗律师以“郎酒和夜郎古酒案"、“泸州老窖案”、”祥利商标案“等为例,详细介绍多场景下可信时间戳取证的有效应用。在该案中,可信时间戳取证涵盖线上线下多种场景,构建完整证据链,有力支撑侵权认定及诉求,充分体现其在复杂商标纠纷案件中的关键作用,表明可信时间戳已成为企业商标保护和律师办案常用的取证工具。
▲ 北京万商天勤(成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吴姗
《电子证据相关法律法规与学术前沿研究在商标保护中的影响》
谢登科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法学院谢登科教授分析了“郎酒vs夜郎古酒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案”中可信时间戳证据在原被告双方的使用场景、占比等数据。深入阐述了可信时间戳证据的法律依据、证据本质、作用等。他指出,大量案例研究表明,可信时间戳证据能够解决证据的形式真实性问题, 对于预防纠纷、降低取证维权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登科
《可信时间戳在商标保护中的作用》
张昌利 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董事长
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董事长张昌利介绍了可信时间戳证据发展的三个阶段,目前其已得到司法广泛认可,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司法认可度高的特点。在商标保护中,可信时间戳证据已经应用于商标注册前的在先性证明、在先使用证明,注册中的商标先用权、同日申请优先授权证据以及注册后的使用事实证明、维权取证以及商标知名度证据等,解决了商标保护中取证难、取证贵的问题。截至2024年12月,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已有超过10万件裁判文书中的证据使用了可信时间戳的电子证据服务。
▲ 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董事长 张昌利
张昌利在演讲中总结到,可信时间戳作为一种目前司法广泛认可的主流电子取证方式,在商标保护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商标保护工作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可信时间戳在商标保护中的作用
在互动交流环节,参会者积极提问,专家们详细解答了关于可信时间戳在不同场景下应用的疑问,包括线下购物取证、海外平台侵权取证、户外广告取证等,进一步明确了可信时间戳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注意事项,为企业和相关从业者提供了实用指导。
此次研讨会为商标保护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促进了电子证据应用的学术探讨与经验分享。通过专家演讲和互动交流,可信时间戳在商标保护中的关键作用得到充分展示,其在解决取证难题、提供有效证据、保障商标权益等方面的优势显著。未来,可信时间戳证据有望在商标保护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推动行业发展进步。
▲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