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创作者,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时刻:辛辛苦苦创作的文章刚发布到小红书,转眼就被搬运到微博;精心设计的插画在抖音爆火,却发现被商家盗用做商品推广;深夜录制的音频课程,第二天就在其他平台被低价售卖。
更令人无奈的是,当你准备维权时,侵权内容已被删除,聊天记录被清空,连平台客服都表示"证据不足无法处理"。网络作品侵权正呈现跨平台、碎片化特征,从文字、图片到音视频,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哔哩哔哩、小红书等平台肆意传播。动态删除和技术隐蔽性让传统截图、公证等手段难以应对实时证据流失。
创作者面临的核心诉求十分明确:需要清晰的权属证明、有效的侵权内容固定方法、具备法律效力的维权证据,以及简化跨平台取证流程。幸运的是,通过可信时间戳与权利卫士的双工具组合,这些问题都能得到系统化解决。
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ipr.tsa.cn)为创作者提供全面的作品快速确权服务,覆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全类型网络作品。平台提供两种认证模式:脱敏认证适用于未公开作品,仅生成哈希值而不上传文件,有效保护隐私;存证认证则适用于已发布作品,文件加密存储至平台,防止丢失。
权利卫士App作为多平台侵权取证的利器,提供录屏取证、网页取证、拍照、录音、录像等全场景工具包。其录屏取证功能支持微信、QQ、微博、淘宝、抖音、快手、钉钉七大应用程序的自动验真,自动检查取证环境清洁性与应用程序真实性,大大简化取证流程。
具体操作流程分为两个核心步骤。首先是作品快速确权:登录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注册登录账号后选择认证类型。根据作品状态选择脱敏认证或存证认证,提交作品文件并填写申请人实名信息及版权声明,最后下载包含生成时间和哈希值的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
其次是多平台侵权取证:打开权利卫士App选择录屏取证功能,系统自动进行应用验真和环境检查。重点记录侵权账号ID、实名认证信息、粉丝量等主体信息,明确界定直接侵权或间接侵权内容。取证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录屏文件和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法律效力。
不同平台取证要点各有侧重。微博取证需要展示博文发布时间、用户主页信息和侵权内容对比;微信公众号需录制文章发布页包含阅读量和原创声明状态,并通过滑动展示全文内容;抖音平台则应重点记录视频发布时间、进行音轨对比,并捕捉评论区侵权声明缺失的证据。
这些取证成果在维权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可作为司法提交证据,证明作品生成时间与内容完整性。建议将原始文件与证书同步保存,并备份至云端或加密U盘,确保证据安全。
当发现侵权时,创作者可以选择多种维权路径。通过向侵权平台提交证据要求下架侵权内容是首选的协商解决方式;如需进一步维权,可携带证据咨询专业律师,通过法院提交完整的证据链;还可以向版权局或网信部门提交存证报告与侵权证据进行行政投诉。
针对创作者常见的问题,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作品未发布时建议使用脱敏认证,仅生成哈希值即可固定创作时间,有效避免侵权方抢先注册。不同平台侵权取证虽然核心逻辑一致,但需注意平台特性差异。所有取证过程自动生成哈希值并与存证平台证书绑定,任何修改都会导致证据失效,确保证据的不可篡改性。
作为创作者,主动保护是确保权益的关键。通过可信时间戳平台进行确权,配合权利卫士进行取证,形成覆盖创作、发布、维权全周期的保护体系。建议在创作后24小时内完成存证,发现侵权立即启动取证流程,并始终保留完整的证据链。
需要提醒的是,本指引仅作为操作参考,复杂案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结合具体司法实践调整维权策略。
关键平台入口: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ipr.tsa.cn;权利卫士App:支持微信、抖音等7大平台自动验真,有效提升取证效率。
本指引仅作操作参考,实际取证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建议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
付费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