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软件开发者专利设计图保护指南:可信时间戳助力商业秘密维权全流程
2023年8月,某科技公司的首席软件工程师李先生发现,公司尚未发布的智能驾驶专利设计图竟出现在竞品的宣传资料中。内部调查显示,前员工张某离职时通过公司内部协作平台下载了核心设计文件,但公司无法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证明设计图的完成时间及内容完整性,最终导致维权失败。
这类案例在软件开发领域并非个例。技术秘密泄露、专利设计图被非法复制、员工跳槽带走核心资料等问题,正成为软件开发者面临的主要商业秘密困境。传统取证方式难以应对电子证据易篡改、隐蔽性高的特点,而通过可信时间戳与权利卫士的组合工具,可实现从权属认证到侵权取证的全流程保护。
2. 解决方案核心:双工具协同保护机制
针对软件开发者与专利设计人员的特殊需求,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ipr.tsa.cn)与权利卫士App形成协同保护体系。该方案具备三个核心优势:
权属认证效率方面,支持1分钟内完成代码文件、设计图纸等技术成果的权属确认,系统自动生成包含时间信息与内容哈希值的认证证书。
取证场景覆盖方面,权利卫士的录屏取证功能已支持GitHub、内部协作系统、云存储平台等开发者常用场景,可自动验证应用程序真实性。
司法合规性方面,通过国家授时中心的时间源同步,确保证据生成时间权威性,满足司法机构对电子证据的审查要求。
3. 专利设计图权属认证实操流程
对于软件开发者而言,专利设计图的确权是维权基础。通过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的操作流程如下:
登录平台后,开发者需先完成账号注册与实名认证,确保后续生成证据的法律效力。
选择认证类型时,应根据文件性质准确选择"技术方案"或"设计图纸"分类,系统将自动适配对应的认证标准。
认证方式选择环节特别重要:对于需要保密的核心代码或设计图,建议采用脱敏认证方式,仅上传文件哈希值;而对于需要平台托管备份的文件,则可选择存证认证方式。
文件提交阶段支持多种格式,包括CAD设计图、源代码文件、UI设计稿等,系统会自动计算文件哈希值并记录提交时间。
最终生成的认证证书包含时间戳信息、文件哈希值及平台电子签章,可与软件著作权登记形成证据互补。
4. 侵权取证操作指南:以设计图泄露为例
当发现专利设计图被非法复制或传播时,权利卫士的录屏取证功能可提供关键证据支持:
4.1 云平台取证操作
针对设计图通过百度网盘、GitHub等平台传播的场景,打开权利卫士App选择录屏取证功能后,系统会自动检测取证环境安全性。
录制过程需包含关键要素:首先展示平台登录页面证明平台真实性,然后逐步操作展示侵权文件的具体位置,最后录制文件属性信息(创建时间、修改记录等)。
录制完成后立即进行证据固化,系统会生成带时间戳的视频文件及认证证书,防止后续篡改。
4.2 内部系统取证要点
对于通过内部协作系统(如飞书、钉钉)泄露设计图的场景,取证时需特别注意录制系统界面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操作时应逐步展示:系统登录页面→设计图文件位置→文件操作记录→下载或传播痕迹,确保每个步骤都有清晰的时间记录。
权利卫士的自动验真功能可验证这些应用程序的真实性,避免侵权方以"山寨APP"为由质疑证据效力。
5. 证据管理与其他注意事项
完成取证后,证据管理同样重要:
立即通过权利卫士的云端上传功能将证据备份至联合信任电子证据平台,避免因设备丢失导致证据损毁。
涉及跨境侵权时,可通过电子证据平台的境外取证功能,对国外网站上的侵权内容进行固化。
需要注意的是,取证过程应符合法律规定,避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对于涉及员工隐私的内容,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6. 技术原理与司法实践价值
可信时间戳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密码学哈希算法与国家授时中心时间源的结合,形成不可篡改的时间证据链。在司法实践中,这种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2023年审理的某软件著作权纠纷中,明确认可了可信时间戳认证的证据效力。
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在判决中指出,经过可信时间戳认证的电子证据,可直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对于软件开发者而言,这种技术特别适合保护迭代快速的开发成果,相比传统的著作权登记,具有实时性、低成本的优势。
7. 总结与建议
软件开发者与专利设计人员面临的技术成果保护挑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可信时间戳与权利卫士的组合方案提供了以下价值:
权属证明方面,为尚未申请专利或著作权登记的技术成果提供即时保护,填补法律保护的空白期。
侵权维权方面,多场景取证能力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的侵权形式,特别是针对电子证据的固化需求。
建议开发团队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流程,在项目关键节点及时进行权属认证,同时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咨询专业律师,形成完整的保护体系。
注:本指引仅作操作参考,实际取证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必要时请咨询专业律师。
工具快速入口:
权利卫士APP:各大应用商店搜索"权利卫士"下载
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ipr.tsa.cn
电子证据平台:ev.tsa.cn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
付费课程
